「北部都會區建築新機遇:承建商的發展策略與前瞻」研討會圓滿舉行 業界攜手探討中小企發展新機遇 共建北都未來
逾百建築業領袖及中小型承建商參與由香港註冊承建商商會與河匯國際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北部都會區建築新機遇:承建商的發展策略與前瞻」研討會。【2025年8月1日・香港】由香港註冊承建商商會與河匯國際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北部都會區建築新機遇:承建商的發展策略與前瞻」研討會昨日在建造業零碳天地圓滿舉行。活動獲建造業界多個組織支持,吸引逾百名業界領袖及中小型承建商代表出席,共同探討北部都會區為建造業帶來的機遇與挑戰。主辦機構寄語:中小企是建造業發展基石 香港註冊承建商商會會長潘家強先生及河匯國際有限公司創辦人兼行政總裁黃振南先生在歡迎辭中強調,中小型承建商是大型建築項目的重要支柱,亦是推動行業創新的關鍵力量。兩位主辦機構代表期望透過是次研討會,協助業界了解北都機遇,促進大小企業協作共贏。政府大力支持中小企參與 發展局北部都會區統籌辦事處主任丘卓恒先生擔任主禮嘉賓致辭時表示,北部都會區計劃推展以來成果顯著。政府特別推出多項措施支持中小企參與,包括增加適合中小型承建商承接的項目,以及在招標評分中為大小企業聯營加分,讓中小企透過參與大型工程累積寶貴經驗和往績。 北部都會區統籌辦事處規劃及發展組組長廖子君女士在主題演講中闡述,北都秉持「基建先行」理念,致力打造集宜居、創新、休閒於一體的現代化新城區,並將加強與香港其他地區及內地的聯繫,按產業需要靈活規劃土地用途。年撥千億推動發展 中小企機遇處處 專題討論環節雲集多位重量級嘉賓,包括立法會議員林筱魯、何敬康、發展局助理秘書長(工務政策)陳嘉成博士及有利集團副主席黃慧敏博士。嘉賓指出,政府每年為北都工程撥款900至1200億港元,充分展現發展決心。隨著工程量持續增加,政府將釋放更多小型工程合約,並鼓勵大型承建商透過聯營方式與中小企合作。提升競爭力 迎接新機遇 與會嘉賓建議中小型建築公司把握機遇增強實力,包括: 作為香港回歸以來最大型基建項目,北部都會區的成功需要業界通力合作。嘉賓強調,政府將持續優化中小企融資渠道,並為大型承建商提供誘因,鼓勵與中小企建立策略夥伴關係,攜手推動這項世紀工程。 主辦單位、主禮嘉賓及演講嘉賓合照 (左起)許智莉女士、黃慧敏博士、廖子君女士、林筱魯議員、潘家強先生、丘卓恒先生、黃振南先生、何敬康議員、陳嘉成博士、郭志華先生、鍾奇峰先生 (上排)主辦單位、主禮嘉賓、演講嘉賓合照(下排)活動支持機構代表,包括:香港建造商會、香港中小型企業聯合會、註冊專門行業承造商聯會、香港水喉潔具業商會、英國特許建造學會(香港)、香港建造師協會、承建商授權簽署人協會 香港註冊承建商商會會長潘家強先生致歡迎辭。 河匯國際有限公司創辦人兼行政總裁黃振南先生致歡迎辭。 發展局北部都會區統籌辦事處主任丘卓恒先生擔任主禮嘉賓,指政府特別推出多項措施支持中小企參與。 發展局北部都會區統籌辦事處規劃及發展組組長廖子君女士發表主題演講,題目為「北部都會區發展藍圖:建造業機遇展望」。 專題討論環節雲集多位重量級嘉賓,包括立法會議員林筱魯先生、何敬康先生、發展局助理秘書長(工務政策)陳嘉成博士及有利集團副主席黃慧敏博士。 如欲瀏覽所有活動相片,請參閱: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P94rhdHKzy9iA2zOgaSVMl_8XWeyjUvC?usp=drive_link 關於香港註冊承建商商會香港註冊承建商商會成立於2014年,主要由本地中小型註冊承建商組成,會員數目至今已逾160間,當中涵蓋建築業界各個專業範疇。本會以團結業界,推動中小型註冊總承建商及業界發展為己任,同心同德,建設香港。關於河匯國際有限公司 河匯國際為業界度身訂造釋放營運資金解決方案,它是建造業企業值得信賴的夥伴。憑藉專有的研發的技術與深厚的行業專知識,我們策劃創新的融資方案,協助建造業界開拓商機,加速增長,達致成功。我們的服務包括度身訂造具競爭力的保理方案、發票融資方案以及現金流貸款。 傳媒查詢: 香港註冊承建商商會周嘉祺小姐 電話:(852) 22199325電郵:elizachow@hkrca.org河匯國際有限公司鄭家蕙小姐電話:(852) 9039-4527電郵:parischeng@riverchain.com
更多Olea與Riverchain宣佈戰略合作 解決建築業流動資金難題
香港和新加坡2025年5月7日 /美通社/ — Olea Global Pte Ltd(簡稱「Olea」)與Riverchain International Ltd(簡稱「Riverchain」)今日宣佈達成戰略合作,旨在解決建築行業普遍存在的營運資金需求問題。雙方將結合各自專長,為建築企業,尤其是傳統金融機構服務覆蓋不足的中小企業,提供量身定制的創新融資解決方案。 此次合作將整合Olea的全球融資能力與Riverchain在建築領域的專業知識和資產開發經驗,為亞太地區建築企業提供高效營運資金解決方案。 Riverchain行政總裁黃振南(Ben Wong)表示:「建築行業面臨工程款延遲、現金流管理等獨特挑戰,這些問題會嚴重影響企業營運和業務增長,最終損害項目供應鏈。與Olea的合作將增強我們以技術主導的高效融資解決方案,既解決付款延遲問題,又為建築企業承接新項目提供必要流動性支持,使其不受資金限制。我們的共同目標是革新建築企業管理流動資金的方式。」 Olea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Amelia Ng表示:「我們很高興與Riverchain合作,將融資解決方案拓展至長期面臨重大流動資金挑戰的建築行業。透過整合雙方技術,我們將解決傳統不透明供應鏈的難題,提供專門針對該行業的融資選擇。這些解決方案契合建築行業特有的支付週期和流動性需求,幫助企業實現可持續增長的同時有效管理現金流。」 建築行業以冗長的支付週期和複雜供應鏈著稱,這常導致分包商和供應商面臨流動資金壓力。疊加原材料成本上漲和技術工人短缺等經濟波動因素,行業挑戰更為嚴峻。本次合作旨在透過專為建築支付週期設計的靈活融資方案,緩解這些壓力。 Riverchain與Olea的合作將重點支持亞太市場建築項目。據預測,到2030年亞太地區建築業產值預計達8.65萬億美元,但流動資金限制仍是主要障礙,尤其對中小型分包商而言。雙方解決方案透過數碼化融資流程解決營運資金需求問題,加速資金獲取速度並提升項目支付週期的透明度。 關於Riverchain Riverchain是建築行業值得信賴的流動資金解決方案提供商,總部位於香港並積極拓展東南亞市場。已服務香港地區1200家建築企業,提供高達發票金額90%的預放資金,使企業能提前60天獲得款項。除融資服務外,Riverchain透過專有技術構建更透明、更具韌性的建築生態系統,提升項目執行和資金流向的透明度。憑藉行業專業知識和數字基礎設施,為建造業帶來創新的融資替代方案,加速企業增長。 關於Olea Olea是連接全球資金與貿易及供應鏈機會的數字基礎設施平台,致力於推動增長並釋放全球潛在機遇。平台彙聚多類資金池,各有不同的投資傾向和重點。秉持「連接資本與機遇」的願景,Olea堅信貿易對支持各國(尤其是新興市場)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作用,特別是在眾多小型供應商所在的亞洲地區。Olea服務覆蓋70多家貿易通道中的供應商和採購商。 查看原文
更多Olea與Riverchain宣佈戰略合作 解決建築業流動資金難題
香港和新加坡2025年5月7日 /美通社/ — Olea Global Pte Ltd(簡稱「Olea」)與Riverchain International Ltd(簡稱「Riverchain」)今日宣佈達成戰略合作,旨在解決建築行業普遍存在的營運資金需求問題。雙方將結合各自專長,為建築企業,尤其是傳統金融機構服務覆蓋不足的中小企業,提供量身定制的創新融資解決方案。 Riverchain行政總裁黃振南(Ben Wong)表示:「建築行業面臨工程款延遲、現金流管理等獨特挑戰,這些問題會嚴重影響企業營運和業務增長,最終損害項目供應鏈。與Olea的合作將增強我們以技術主導的高效融資解決方案,既解決付款延遲問題,又為建築企業承接新項目提供必要流動性支持,使其不受資金限制。我們的共同目標是革新建築企業管理流動資金的方式。」 Olea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Amelia Ng表示:「我們很高興與Riverchain合作,將融資解決方案拓展至長期面臨重大流動資金挑戰的建築行業。透過整合雙方技術,我們將解決傳統不透明供應鏈的難題,提供專門針對該行業的融資選擇。這些解決方案契合建築行業特有的支付週期和流動性需求,幫助企業實現可持續增長的同時有效管理現金流。」 建築行業以冗長的支付週期和複雜供應鏈著稱,這常導致分包商和供應商面臨流動資金壓力。疊加原材料成本上漲和技術工人短缺等經濟波動因素,行業挑戰更為嚴峻。本次合作旨在透過專為建築支付週期設計的靈活融資方案,緩解這些壓力。 Riverchain與Olea的合作將重點支持亞太市場建築項目。據預測,到2030年亞太地區建築業產值預計達8.65萬億美元,但流動資金限制仍是主要障礙,尤其對中小型分包商而言。雙方解決方案透過數碼化融資流程解決營運資金需求問題,加速資金獲取速度並提升項目支付週期的透明度。 關於Riverchain Riverchain是建築行業值得信賴的流動資金解決方案提供商,總部位於香港並積極拓展東南亞市場。已服務香港地區1200家建築企業,提供高達發票金額90%的預放資金,使企業能提前60天獲得款項。除融資服務外,Riverchain透過專有技術構建更透明、更具韌性的建築生態系統,提升項目執行和資金流向的透明度。憑藉行業專業知識和數字基礎設施,為建造業帶來創新的融資替代方案,加速企業增長。 關於Olea Olea是連接全球資金與貿易及供應鏈機會的數字基礎設施平台,致力於推動增長並釋放全球潛在機遇。平台彙聚多類資金池,各有不同的投資傾向和重點。秉持「連接資本與機遇」的願景,Olea堅信貿易對支持各國(尤其是新興市場)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作用,特別是在眾多小型供應商所在的亞洲地區。Olea服務覆蓋70多家貿易通道中的供應商和採購商。
更多Olea與Riverchain宣佈戰略合作 解決建築業流動資金難題
29 April 2025 Singapore, 22 April 2025: Olea Global Pte Ltd (“Olea”) and Riverchain International Ltd (“Riverchain”) are pleased to announce a strategic partnership aimed at addressing the significant working capital lock-up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This collaboration will leverage both companies’ expertise to provide innovative financing solutions tailored specifically for construction companies, particularly SMEs that are often underserved by tradition...
更多企業紛轉攻東南亞 Riverchain插旗泰國
【明報專訊】受貿易戰影響,內地及本港企業「出海」目標轉戰東南亞新興經濟體。有港產地產融資平台便前往泰國「插旗」,冀將在港運作模式複製到當地;也有大型美資會展企業於疫後將亞洲活動由傳統金融中心新加坡轉至泰國曼谷舉辦,並指中短期仍會選曼谷作為舉辦地。從事跨境支付的中資企業坦言,於關稅陰影下,公司若干內地中小廠商客戶的跨境支付量大減,令開拓東南亞等新市場變成當務之急。 在曼谷,建造業融資解決方案平台Riverchain行政總裁黃振南對本報記者表示,東南亞市場地產項目多、融資需求大,平台已在新加坡與當地政府旗下地產項目合作,運作上「基本複製香港經營模式」,目前也正嘗試進入泰國市場。Riverchain於2022年從老牌地產企業新世界(0017)孵化,現已自立門戶,去年8月推出4億元基金,目標是收窄本港建造業界營運資金缺口,黃振南稱,平台於東南亞發展時,提供予當地項目的融資資金也來源於上述4億元,具體金額則不便透露。未來平台擬引入東南亞當地的戰略投資者,以更好於當地發展。 Money 20/20曼谷辦亞洲峰會 看準亞洲經濟增速不減,美資會展企業亦連年舉辦亞洲企業峰會,本月在曼谷舉行亞洲峰會的Money 20/20,其全球大會主席Tracey Davies稱,峰會聚焦金融科技,邀得企業、銀行、監管等不同業界出席,參展人數逾3000,來自逾85個國家和地區。此外參展銀行則代表33個地區、數量達106家。她指亞洲金融、支付市場氣氛活躍,料未來3至4年內相關趨勢將持續,Money20/20客源亦預計因此增加。 Money20/20首席策略與發展官Scarlett Sieber則表示,是次與會者中有7%來自本港,香港亦是參展的五大主要地區之一。不過Money20/20未曾於本港舉辦亞洲峰會,公司歷來舉辦4次亞洲峰會,疫前兩屆於新加坡,去年首次移師泰國曼谷舉行,今年曼谷繼續「冧莊」。Tracey Davies表示,決定會議舉辦地時,會場條件、參展商需求都是考慮因素。她還透露,其團隊正謀劃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舉辦峰會,未來亦不排除移師本港,但中短期仍會以曼谷為活動舉辦地。 經營跨境支付中資冀開拓新客源 關稅陰影下,不少中國出口企業被迫轉戰美國以外市場。在泰國曼谷,有從事跨境支付的中資企業管理層對本報表示,貿易戰下中國中小廠商難與美國貿易伙伴達成合理成本分擔協議,雙方商貿往來大減,也令相關跨境支付訂單顯著減少。不過該公司也透露,早在今年3月初,有從事3C電子配件生產的大型廠商客戶已收到美國貿易伙伴的大額備貨訂單,而該公司亦從中抽取較理想佣金,故截至今年4月中旬公司收入與去年同期相比並無明顯減少。而是次該公司前往東南亞,則是希望開拓新客源,「不想過於依賴中美跨境支付需求」。 明報記者 楊括 曼谷報道
更多企業紛轉攻東南亞 Riverchain插旗泰國
【明報專訊】受貿易戰影響,內地及本港企業「出海」目標轉戰東南亞新興經濟體。有港產地產融資平台便前往泰國「插旗」,冀將在港運作模式複製到當地;也有大型美資會展企業於疫後將亞洲活動由傳統金融中心新加坡轉至泰國曼谷舉辦,並指中短期仍會選曼谷作為舉辦地。從事跨境支付的中資企業坦言,於關稅陰影下,公司若干內地中小廠商客戶的跨境支付量大減,令開拓東南亞等新市場變成當務之急。 查看原文
更多